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国营企业参照执行《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6-29 00:28:3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8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国营企业参照执行《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国营企业参照执行《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


根据1997年9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的通知废止


为了加强对差旅费的管理,1988年10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文中明确企业单位的差旅费开支标准,可参照该规定执行。由于企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尽相同,现就企业差旅费开支标准的有
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国营企业出差人员乘坐车、船、飞机和住宿费的等级标准按以下规定执行。即以出差人员所任职务和所执行的1985年7月23日原劳动人事部发出的《关于印发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工资标准的通知》所附发的企业工资标准为依据,凡是标准工资(必须是计入成本的标准工资,
不包括浮动工资、奖金、津贴等,下同)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干部工资标准表中八级正及其以上的国营大型企业的正、副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以及相当以上职务如党委书记等人员;标准工资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干部工资标准表中六级正及其以上的国营大型企业的高级工程师、
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副主任医师以及相当以上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享受乘坐火车软席、轮船二等舱位、飞机一等舱位,其他交通工具实报实销,住宿费标准一般地区20元,深圳、珠海市30元。国营中型企业与国营大型企业中职务相同的人员是否享受以上待遇,由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参照上述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其余人员仍按《规定》执行。
二、企业出差人员市内文通费原则上按每天1元钱包干办法执行。对承担购销任务的出差人员,企业领导可根据出差任务和地点的不同,确定一个市内交通费标准,在标准以内采取按实报销的办法。在市内,一般不得乘坐出租的机动车辆。
三、中央企业一律按照所在地规定的差旅费标准执行。
四、企业单位差旅费开支的其他有关规定,按照《规定》执行。



1989年5月6日

国营林场苗圃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财政部、林业部


国营林场苗圃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财政部、林业部



根据1997年9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废止

会 计 科 目
一、 会计科目总则
(一)为了加强全国国营林场、苗圃(以下简称场圃)的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水平,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根据《国营林场苗圃财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场圃的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二)场圃应遵守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处理会计业务,登记会计帐簿,编制会计报表,及时正确地核算、监督各项经济活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严肃财经纪律,保
护国家财产。
(三)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国营林场、国营苗圃,但不适用于森工企业中的林场、苗圃。根据林业事业发展需要,改成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国营林场,可参照本制度执行。
(四)本制度由总则、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成本计算办法,会计报表格式及编制说明等五个部分组成。
(五)本制度规定场圃采用“借贷记帐法”,并按“借贷记帐法”说明科目的对应关系。
(六)使用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会计报表以及建立和保管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手续时,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发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和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本制度引用的有关计划、统计、财务等方面的规定,是为了说明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设置依据和使用方法,不作为变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行财务制度的根据。
(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林业部门,在符合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原则下,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本制度作必要的补充规定;对经营规模很小的苗圃,还可以在不影响报表汇总的前提下,制订简易会计制度,一并报财政部和林业部备案。
二、 会计科目名称及编号
---------------------------------------
资 金 占 用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总帐科目 |明细科目
---|---|--------|----------------------
1 |101|固定资产 |1.生产用固定资产
| | |2.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 | |3.租出固定资产
| | |4.未使用固定资产
| | |5.不需用固定资产
2 |111|林木资产 |1.用材林
| | |2.经济林
| | |3.防护林
| | |4.薪炭林
| | |5.特种用途林
3 |201|材料 |
4 |211|在用低值易耗品 |
5 |221|营林生产 |1.造林
| | |2.抚育
| | |3.次生林改造
| | |4.森林管护
| | |5.营林设施
| | |6.良种建设
| | |7.调查设计
6 |222|苗木生产 |
7 |223|林产品生产 |
8 |224|多种经营生产 |
9 |225|辅助生产 |
---------------------------------------
续表
---------------------------------------
资 金 占 用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总帐科目 |明细科目
---|---|--------|----------------------
10 |231|分场经费 |
11 |236|场圃管理费 |
12 |237|待摊费用 |
13 |241|产成品 |
14 |251|现金 |
15 |252|银行存款 |1.专项存款
| | |2.结算存款
16 |253|其他货币资金 |1.外埠存款
| | |2.信用证存款(结算票据存款)
| | |3.在途资金
17 |254|有价证券 |1.国库券
| | |2.其他有价证券
18 |259|联营投出资金 |1.投出固定资产
| | |2.投出流动资产
19 |261|应收承包款 |
20 |263|其他应收款 |
21 |271|待处理财产损失 |1.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 | |2.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22 |281|利润分配 |1.归还专项借款的利润
| | |2.归还基建借款的利润
| | |3.分给其他单位的利润
| | |4.其他单位转来的利润
| | |5.弥补营林生产和事业费支出的利润
| | |6.其他分配利润
---------------------------------------
续表
---------------------------------------
资 金 占 用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总帐科目 |明细科目
---|---|--------|----------------------
| | |7.场圃留利
| | |8.本年利润结算
23 |282|待弥补亏损 |
24 |301|事业费支出 |
25 |311|专项工程支出 |
26 |321|已完借款工程 |1.已完基建借款工程支出
| |支出 |2.已完专用借款工程支出
| | |3.已完林业项目借款支出
| | |4.已完世行借款工程支出
27 |401|基建支出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 | |2.设备投资
| | |3.待摊投资
| | |4.其他投资
| | |5.转出投资
| | |6.应核销投资
| | |7.应核销其他支出
| | |8.交付使用财产
28 |411|基建存款 |1.限额存款
| | |2.其他存款
---------------------------------------
续表
---------------------------------------
资 金 占 用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总帐科目 |明细科目
---|---|--------|----------------------
29 |501|固定基金 |
30 |502|折旧 |
31 |511|林木基金 |
32 |512|采伐利用回收 |
33 |601|周转金 |
34 |602|借入周转金 |1.苗圃生产周转金
| | |2.中幼林抚育周转金
| | |3.速生丰产林周转金
| | |4.多种经营周转金
35 |611|联营投入资金 |1.联营投入固定基金
| | |2.联营投入流动基金
36 |621|银行借款 |1.一般借款
| | |2.林业项目借款
| | |3.世界银行借款
| | |4.其它专用借款
37 |631|应上交款 |
38 |632|应付工资 |
39 |633|应交税金 |
40 |634|应付承包款 |
41 |635|其他应付款 |
42 |636|预提费用 |
43 |641|待处理财产盘盈 |1.待处理固定资产盘盈
| | |2.待处理流动资产盘盈
---------------------------------------
续表
---------------------------------------
资 金 来 源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总帐科目 |明细科目
---|---|--------|----------------------
44 |651|销售 |1.产品销售
| | |2.其他销售
45 |652|承包户上交收入 |
46 |661|利润 |1.产品销售利润
| | |2.其他销售利润
| | |3.承包户上交净收入
| | |4.营业外收入
| | |5.营业外支出
47 |701|拨入事业费 |
48 |711|专项拨款 |
49 |721|专用基金 |1.育林基金
| | |2.更新改造资金
| | |3.大修理基金
| | |4.生产发展基金
| | |5.后备基金
| | |6.职工福利基金
| | |7.职工奖励基金
50 |801|基建借款 |1.基建投资借款
| | |2.其他基建借款
51 |802|基建拨款 |1.以前年度拨款
| | |2.本年预算拨款
| | |3.本年自筹资金拨款
| | |4.待转自筹资金拨款
---------------------------------------
续表
---------------------------------------
资 金 来 源 科 目
---------------------------------------
顺序号|编 号| 总帐科目 |明细科目
---|---|--------|----------------------
| | |5.本年其他拨款
| | |6.本年交回结余资金
52 |803|待冲基建支出 |
---------------------------------------
附注:
1.购销业务量较大的单位。可增设“242发出商品”、“267应收销货款”、“639应付购货款”科目。
2.对产品实行内部价格结算的单位可增设“638内转产品结算”科目。本科目期末余额中应由销售产品分摊的部分,应调整销售成本;应由库存产品分摊的部分,应调整“产成品”科目。本科目调整后应无余额。
3.有附属企业或实行两级核算的单位,可增设:
(1)拨付资金部分:场圃增设“266拨付所属资金”科目(下设“拨付所属固定资金”和“拨付所属生产周转金”两个明细科目);所属单位仍使用“501固定基金”和“601生产周转金”科目。
(2)日常资金往来部分:场圃增设“264下级往来”科目;所属单位增设“637上级往来”科目。场圃汇总报表时,以上科目应全部抵销。
4.林产品生产和多种经营生产中,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项目,可以单设总帐科目进行核算。
5.基建任务较大的单位,可以不用本制度规定的基建类科目,改按《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单独设帐核算。
三、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略)

会 计 报 表
一、 会计报表格式
---------------------------------------
编 号| 会计报表名称
-------|-------------------------------
林会01表 |资金平衡表

林会02表 |利润表

林会03表 |销售利润明细表

林会04表 |营林支出及资金来源表

林会05表 |苗木生产成本表

林会06表 |产成品成本表

林会07表 |分场经费、场圃管理费支出明细表

林会08表 |事业费及专项拨(借)款增减表

林会09表 |基本建设支出明细表

林会10表 |专用基金增减表
---------------------------------------
资金平衡表
填报单位: 19 年 月 日 林会01表
单位: 元
-----------------------------------------
资金占用 |行次|年初数|年末数|| 资金来源 |行次|年初数|年末数
-----------------------------------------
甲 |乙 | 1 | 2 || 丙 |丁 | 3 | 4
--------|--|---|---||--------|--|---|----
一、固定资产小计|1 | | ||一、固定资金 |39| |
--------|--|---|---||--------|--|---|----
固定资产原值|2 | | || 固定基金 |40| |
--------|--|---|---||--------|--|---|----
减:折旧 |3 | | || 待处理固定资|41| |
| | | || 产盘盈 | | |
--------|--|---|---||--------|--|---|----
固定资产净值|4 | | || |42| |
--------|--|---|---||--------|--|---|----
|5 | | || | | |
--------|--|---|---||--------|--|---|----
待处理固定资|6 | | || | | |
产损失 | | | || | | |
--------|--|---|---||--------|--|---|----
二、林木资产 |7 | | ||二、林木基金 |43| |
--------|--|---|---||--------|--|---|----
林木资产 |8 | | || | | |
--------|--|---|---||--------|--|---|----
减:采伐利用|9 | | || | | |
回收 | | | || | | |
--------|--|---|---||--------|--|---|----
三、联营投出 |10| | ||三、联营投入 |44| |
--------|--|---|---||--------|--|---|----
投出的固定资|11| | || 投入的固定资|45| |
产 | | | || 产 | | |
--------|--|---|---||--------|--|---|----
投出的流动资|12| | || 投入的流动资|46| |
产 | | | || 产 | | |
--------|--|---|---||--------|--|---|----
四、流动资产 |13| | ||四、流动资金 |47| |
--------|--|---|---||--------|--|---|----
材 料 |14| | || 生产周转金 |48| |
--------|--|---|---||--------|--|---|----
在用低值易耗|15| | || 借入周转金 |49| |
品 | | | || | | |
--------|--|---|---||--------|--|---|----
在产品 |16| | || 银行借款 |50| |
--------|--|---|---||--------|--|---|----
待摊费用 |17| | || |51| |
--------|--|---|---||--------|--|---|----
产成品 |18| | || 应上交款 |52| |
-----------------------------------------
续表
-----------------------------------------
资金占用 |行次|年初数|年末数|| 资金来源 |行次|年初数|年末数
-----------------------------------------
甲 |乙 | 1 | 2 || 丙 |丁 | 3 | 4
--------|--|---|---||--------|--|---|----
现 金 |19| | || 应付工资 |53| |
--------|--|---|---||--------|--|---|----
银行存款 |20| | || 应交税金 |54| |
--------|--|---|---||--------|--|---|----
其他货币资金|21| | || 应付承包款 |55| |
--------|--|---|---||--------|--|---|----
其他有价证券|22| | || 其他应付款 |56| |
--------|--|---|---||--------|--|---|----
应收承包款 |23| | || |57| |
--------|--|---|---||--------|--|---|----
其他应收款 |24| | || 预提费用 |58| |
--------|--|---|---||--------|--|---|----
待弥补亏损 |25| | || |59| |
--------|--|---|---||--------|--|---|----
待处理流动资|26| | || 待处理流动资|60| |
产损失 | | | || 产盘盈 | | |
--------|--|---|---||--------|--|---|----
五、专项资产 |27| | ||五、专项资金 |61| |
--------|--|---|---||--------|--|---|----
专项工程支出|28| | || 专用基金 |62| |
--------|--|---|---||--------|--|---|----
已完世行借款|29| | || 林业项目借款|63| |
工程支出 | | | || | | |
--------|--|---|---||--------|--|---|----
已完林业项目|30| | || 世行借款 |64| |
借款支出 | | | || | | |
--------|--|---|---||--------|--|---|----
国库券 |31| | || 其他专用借款|65| |
--------|--|---|---||--------|--|---|----
|32| | || 专项拨款 |66| |
--------|--|---|---||--------|--|---|----
六、基建资产 |33| | || 拨入事业费 |67| |
--------|--|---|---||--------|--|---|----
基建支出 |34| | ||六、基建资金 |68| |
--------|--|---|---||--------|--|---|----
已完基建借款|35| | || 基建拨款 |69| |
工程支出 | | | || | | |
--------|--|---|---||--------|--|---|----
基建存款 |36| | || 基建借款 |70| |
--------|--|---|---||--------|--|---|----
|37| | || 待冲基建支出|71| |
--------|--|---|---||--------|--|---|----
资金占用合计 |38| | || 资金来源合计|72| |
-----------------------------------------
资金平衡表补充资料
填报单位: 19 年度 林会01表 附表
--------------------------------------
项 目 |计量|数额|| 项 目 |计量|数额
|单位| || |单位|
-----------|--|--||------------|--|---
一、汇总林场(苗圃)数|个 | || 4.防护林:面积 |元 |
| | || 万亩 | |
-----------|--|--||------------|--|---
其中:能自收自支 |个 | || 5.特种用途林:面积|元 |
无补贴的 | | || 万亩| |
-----------|--|--||------------|--|---
无补贴有上 |个 | ||五、年未职工人数 |人 |
交利润的 | | || | |
-----------|--|--||------------|--|---
二、林场经营面积 |亩 | || 其中:固定职工 |人 |
-----------|--|--||------------|--|---
1.有林地 |亩 | || 1.干部 |人 |
-----------|--|--||------------|--|---
2.已造林未成林 |亩 | || 其中:财 |人 |
地 | | || 会人员 | |
-----------|--|--||------------|--|---
3.宜林地 |亩 | || 2.工人 |人 |
-----------|--|--||------------|--|---
4.苗圃地 |亩 | || 其中:财 |人 |
| | || 会人员 | |
-----------|--|--||------------|--|---
5.农耕地 |亩 | || 合同制工人 |人 |
-----------|--|--||------------|--|---
三、国营苗圃经营面积 |亩 | || 全年工资总额 |元 |
-----------|--|--||------------|--|---
1.育苗面积 |亩 | ||六、职工年平均人数 |人 |
-----------|--|--||------------|--|---
2.农耕面积 |亩 | ||七、年末离、退休人数 |人 |
-----------|--|--||------------|--|---
3.有林地面积 |亩 | || 其中:离休干部 |人 |
-----------|--|--||------------|--|---
4.经济林面积 |亩 | || 全年离、退休人员工 |元 |
| | || 资费用 | |
-----------|--|--||------------|--|---
四、林木资产年末数 | 元 | ||八、场办中、小学 |所 |
-----------|--|--||------------|--|---
1.用材林:面积 |元 | || 其中:场办中学 |所 |
万亩 | | || | |
-----------|--|--||------------|--|---
蓄积量| | || 在校教职工人数 |人 |
万立方米| | || | |
-----------|--|--||------------|--|---
2.经济林:面积 |元 | || 在校学生人数 |人 |
万亩 | | || | |
-----------|--|--||------------|--|---
3.薪炭林:面积 |元 | || | |
万亩 | | || | |
--------------------------------------
利润表
填报单位: 19 年度 林会02表
单位: 元
-----------------------------------------------
项 目 |行次|计划数|实际数|| 补充资料 |
--------------------|--|---|---||-----------|--
甲 |乙 | 1 | 2 || 丙 |3
--------------------|--|---|---||-----------|--
产品销售收入 |1 | | ||营业外收入 |
--------------------|--|---|---||-----------|--
减:销售税金 |2 | | || 1.无法支付的应付|
| | | || 款 |
--------------------|--|---|---||-----------|--
其中:产品税 |3 | | || 2.没收逾期未退包|
| | | | || 装物押金收入 |
--------------------|--|---|---||-----------|--
农林特产税 |4 | | || 3.赔偿净收入 |
--------------------|--|---|---||-----------|--
教育费附加 |5 | | || 4. |
--------------------|--|---|---||-----------|--
生产成本 |6 | | || 5.其他收入 |
--------------------|--|---|---||-----------|--
销售费用 |7 | | || 6. |
--------------------|--|---|---||-----------|--
育林费 |8 | | || |
--------------------|--|---|---||-----------|--
产品销售利润 |9 | | || |
--------------------|--|---|---||-----------|--
加:其他销售利润 |10| | || |
--------------------|--|---|---||-----------|--
承包户上交净收入 |11| | || |
--------------------|--|---|---||-----------|--
营业外收入 |12| | ||营业外支出 |
--------------------|--|---|---||-----------|--
减:营业外支出 |13| | || 1.劳动保险费 |
--------------------|--|---|---||-----------|--
利润总额 |14| | || 2.场圃办学经费 |
--------------------|--|---|---||-----------|--
利润表
填报单位: 19 年度 林会02表
单位: 元
-----------------------------------------------
加:其他单位转来的利润 |15| | || 3.非常损失 |
--------------------|--|---|---||-----------|--
减:分给其他单位的利润 |16| | || 4. |
--------------------|--|---|---||-----------|--
弥补营林生产事业费支出 |17| | || 5. |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18| | || 6.其他支出 |
--------------------|--|---|---||-----------|--
归还专项借款和基建借款本息的利润|19| | || |
--------------------|--|---|---||-----------|--
|20| | || |
--------------------|--|---|---||-----------|--
上交主管部门 |21| | || |
--------------------|--|---|---||-----------|--
留场分配利润 |22| | || |
--------------------|--|---|---||-----------|--
1.转入生产发展基金 |23| | || |
--------------------|--|---|---||-----------|--
2.转入后备基金 |24| | || |
--------------------|--|---|---||-----------|--
3.转入职工福利基金 |25| | || |
--------------------|--|---|---||-----------|--
4.转入职工奖励基金 |26| | || |
-----------------------------------------------
销售利润明细表
填报单位: 19 年度 林会03表
单位: 元
-------------------------------------------------------
| |计|销| | 销售税金 | |生|销| |
|行|量|售| 销售收入 |------------|教育费|产|售|育 |销售利润
产品名称或项目| |单|数| | |其中: |附 加|成|费|林 |(或亏损)
|次|位|量|--------|合计|---------| |本|用|费 |
| | | |单 价|金额| |产品税|农林特产税| | | | |
-------|-|-|-|--------|--|---|-----|---|-|-|--|--------
甲 |乙|丙|1|2=3÷1| 3| 4| 5 | 6 | 7 |8|9|10|11=3-4-7
| | | | | | | | | | | | | -8-9-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销售利润明细表
填报单位: 19 年度 林会03表
单位: 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品销售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销售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 |
-------------------------------------------------------
营林支出及资金来源表
填报单位: 19 年度
----------------------------------
| | |计划数|本年完成数|资金来源 |
| |计 |---|-----|-----|
| |算 |数|金|数|单|总|林 业|专|
作 业 项 目 |行次|单 | | | |位|成| |项|
| |位 | | | |成|本| |拨|
| | |量|额|量|本| |事业费|款|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管理办法(2001年修正)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管理办法(第二次修正)
上海市人民政府


(1993年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46号令发布 根据1997年12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3号令修正并重新发布 根据2001年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7号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内河港口管理办法〉等10件规章部分条款的决定》进行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管理,确保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保障市民、管理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系指:
(一)合流污水的截流总管(包括检查井、高位井、透气井、压力井、预留闸门井);
(二)合流污水的中途泵站、出口泵站、预处理厂、紧急排放管、长江排放管、上升管喷头,以及长江延伸管中心线两侧各100米的防护堤;
(三)合流污水的截流泵站、截流井及截流排水系统,截流支线水口、闸门井、专用检测井;
(四)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控制系统的信道。
第三条 凡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排放污废水或者从事有关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上海市水务局(以下简称市水务局)是本市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上海市排水管理处(以下简称市排水处)具体负责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本市规划、环保、水利、土地、环卫、卫生、航道、港(航)监等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责,配合市水务局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秉公执法。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佩戴标志,携带证件,忠于职守,文明服务。
第七条 合流污水治理设施实行持证有偿使用。
第八条 合流污水治理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害、侵占和破坏。

第二章 设施使用管理
第九条 凡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排放污废水的单位,应当在污废水排放口设置具有监测仪器、间隙不大于10厘米的格栅和闸门等设施的专用检测井。未经预处理直接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排放污废水的,其污废水排放口设置的专用检测井中的格栅间隙应当不大于1.5厘米。
专用检测井、专用管道由排放单位自行保养、维修,并确保其完好无损。专用检测井不准擅自拆除、废弃。
第十条 为确保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在特殊情况下,市排水处对排放单位可采取限制排放时间或者排放量的措施。排放单位必须服从调度,不得强行排放。
市排水处采取限制排放时间或者排放量的措施,必须事先通知排放单位。
第十一条 为保护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禁止实施下列行为:
(一)船舶在长江出口防护堤警告牌至合流一号灯桩之间,以及长江延伸管中心线两侧各100米的水域范围内停航或者抛锚。
(二)在长江延伸管中心线两侧各100米的防护堤沿岸,以及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用地范围内新建码头或者从事有损于延伸管的其他活动。
(三)在合流污水截流总管外缘10米内或者污水连接管外缘6米内新建、扩建建筑物,堆置物件或者从事有损于截流总管和污水连接管的活动。
(四)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检查井、进水口、透气井、闸门井倾倒垃圾、粪便、易堵塞物,或者排放易沉固体物、易燃易爆物及有害气体。
第十二条 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管理部门应当在穿越江、河的截流总管两端,设置警告牌或者明显标志。
第十三条 市排水处对合流污水治理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养护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四条 凡在合流污水管道中心线两侧进行施工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下列规定事先向市排水处提供有关方案,经同意后方可施工:
(一)在合流污水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0米以内进行打桩施工,应当事先提供桩基设计、打桩工艺程序及控制打桩土体位移措施的有关方案;
(二)在合流污水管道两侧实施基坑工程,且基坑边缘与管道中心线之距离小于4倍开挖深度的,应当事先提供基坑设计方案;
(三)在合流污水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米以内建造建筑物或者堆载物品,使地面载荷大于或者等于每平方米2吨的,应当事先提供作业方案。
第十五条 各类施工作业需临时排放污废水进入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应当由排放单位负责进行简易沉淀;因排放沉淀物造成合流污水管道堵塞或者不畅的,排放单位应当按养护要求,负责疏通。
第十六条 排放单位因管理不当,造成污废水冒溢引起突发性事故,对管理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有危害或者对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有损害的,排放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市排水处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三章 污水排放管理
第十七条 市排水处行使下列职责:
(一)受理新建、扩建、迁建单位的污废水排放接管的申请,进行审批。
(二)核发《排水许可证》。
(三)对排放单位的污废水排放量和水质进行检查、监测和控制。
(四)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五)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 凡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排放污废水的单位,必须向市排水处申请《排水许可证》。市排水处根据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设计容量、水质标准、运行安全等情况核发《排水许可证》。
凡取得《排水许可证》的排放单位,不再申请《上海市污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接管证》。
第十九条 凡需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排放污废水的单位,申请《排水许可证》时须持下列资料:
(一)本单位排水平面图和所在范围的五百分之一的城市地下管线图。
(二)生产产品种类和用水量数据。
(三)排放污废水的水质、水量数据;污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和效果说明。
第二十条 《排水许可证》从核发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排放单位每年1月底前须根据《排水许可证》所列内容,向市排水处申报上一年使用情况。
领取《排水许可证》的排放单位必须在有效使用期满前3个月内,按规定程序办理新的《排水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 凡需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排放污废水的新建、扩建、迁建单位,须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有关设计资料向市排水处办理接管手续。市排水处应当在20天内审批完毕,核发《排水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凡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排放的污废水,必须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建设部《污水排放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以下合称《排放标准》)。
第二十三条 凡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废水或者医院排放污废水的,除遵守《排放标准》外,还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市排水处可以对排放单位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测,排放单位必须接受监测。
第二十五条 排放单位排放的污废水水质以市排水处检测的数据为准。水质监测方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市排水处对排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应当按保密要求严格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用户应当按《上海市征收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暂行办法》的规定,向上海市城市排水收费管理所(以下简称市收费所)缴纳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费(以下简称排水费)。
第二十八条 排水费按实际用水总量(包括自来水、深井水、自备水源)的90%计征。
产品以水为主要原料或者生产过程中水蒸发量大的企业,可以提供产品含水量、水的蒸发量等有关资料,经市收费所核定后,按扣除产品含水量、水的蒸发量后的用水量征收排水费。
第二十九条 排放单位每年1月底前必须向市收费所申报上一年用水总量;用水量有重大变化时,应当及时报市收费所确认。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三项、第四项,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的,市排水处可以按照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强行排放的,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损坏设施的,赔偿损失。
(二)在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有损于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有关活动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损坏设施的,赔偿损失。
(三)向合流污水治理设施倾倒垃圾、粪便、易堵塞物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损坏设施的,赔偿损失。
(四)未设置或者未按规定的标准设置格栅排放污废水,造成长江排放管及上升管喷头堵塞的,责令其限期改正,负责疏通,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损坏设施的,赔偿损失。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市排水处可以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排放单位未办理接管手续或者未按接管要求,擅自将管道接入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排放单位所持的《排水许可证》逾期未申报、更换的,责令其限期补办,予以警告;逾期不补办的,处以5000元的罚款。
(三)排放单位排放的污废水中水温、PH值及其中悬浮物、硫化物、易沉固体物、石油类、氰化物的含量等水质指标超过标准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排放单位排放污废水,直接突发损坏合流污水治理设施或者造成其他后果的,责令其限期改正,赔偿损失,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规定逾期不缴排水费的,从滞缴日起每日增收2‰的滞纳金;逾期不报或者少报用水量的,按核实后的用水量的3倍计征排水费;对屡催不缴的,市排水处可以停止其使用合流污水治理设施。
第三十三条 排放单位对被监测水质弄虚作假的,市排水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四款、第十八条第四款规定,情节严重拒不改正的,市水务局有权封堵其排放口,但必须提前10日书面通知排水户。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规定,情节严重拒不改正的,市水务局可以吊销其《排水许可证》。
对合流污水治理设施造成重大损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市水务局、市排水处对违反本办法的排放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三十六条 排放单位承担的化验费、赔偿费,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市排水处缴纳。
被处罚的排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7日内向市排水处缴纳罚款。
市排水处收到罚款后应当出具由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罚没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市水务局、市排水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的赔偿费,按实际损失程度及现行工程定额造价计算。
本办法所称的赔偿、罚款数额中的“以下”均包括本数。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水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1993年11月15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内河港口管理办法〉等10件规章部分条款的决定》中与本文有关的内容
……
6、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设施管理办法
一、删除第三十条。
二、将本《办法》中的“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修改为“上海市水务局”;“市市政局”修改为“市水务局”。
……
根据本决定,对《上海市内河港口管理办法》等10件规章的相关条款的文字和条、款、项的顺序,作相应的调整。
本决定自2001年3月1日起施行。



1993年9月28日